|
別庾七入蜀詩 / 作者:庾信 |
峻嶺拂陽烏。
長城連蜀都。
石銘懸劍壁。
沙洲聚陣圖。
山長半股斷。
樹古半心枯。
由來兄弟別。
共念一荊株。
|
|
別庾七入蜀詩解釋: 《別庾七入蜀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峻嶺拂陽烏。
長城連蜀都。
石銘懸劍壁。
沙洲聚陣圖。
山長半股斷。
樹古半心枯。
由來兄弟別。
共念一荊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庾信與七兄弟分別時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峻嶺、長城、石銘、沙洲等景物,表達了離別之時的凄涼與無奈之感。山勢險峻,遮擋了陽光,象征著嚴寒的氛圍。長城連接著蜀都,使得離別更加艱難。懸掛在石壁上的劍銘,象征著別離中的割舍和決斷。沙洲上聚集的陣圖,則暗示了離別的傷感和失落。山峰高聳,中間斷裂,樹木古老而枯萎,寓意著兄弟之間的分離與心情的凋謝。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兄弟共同思念的情感,他們心心相印,仿佛共同扎根于一顆荊株上。
賞析:
《別庾七入蜀詩》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了離別的凄涼和兄弟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內心的感受,將離別的刻骨銘心與自然景觀相融合,增強了情感的層次感。山峰的高聳與斷裂、樹木的古老與枯萎,都成為表達離別之情的隱喻。詩中的長城和石銘,則象征著時代的決斷和歷史的重壓,詩人的離別不僅是家人之間的別離,也是對時代的告別。最后兩句表達了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共同思念的心情,以荊株為象征,將他們的情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思念之情,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