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初秋詩 / 作者:庾信 |
落星初伏火。
秋霜正動鐘。
北閣連橫漢。
南宮應鑿龍。
祥鸞棲竹實。
靈蔡上芙蓉。
自有南風曲。
還來吹九重。
|
|
奉和初秋詩解釋: 詩詞:《奉和初秋詩》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落星初伏火。
秋霜正動鐘。
北閣連橫漢。
南宮應鑿龍。
祥鸞棲竹實。
靈蔡上芙蓉。
自有南風曲。
還來吹九重。
中文譯文:
落下的星星初次遮住了火光。
秋霜開始觸動著古鐘的聲音。
北閣連綿著橫亙的長城。
南宮應該鑿鑿地鏤刻著神龍。
祥瑞的仙鳥棲息在竹林中。
靈秀的蔡州盛開著芙蓉花。
南風自有它的曲調,
再次吹來,飄蕩在九重天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的作品,描繪了初秋的景象,以及南北朝時代政治和文化的寓意。
詩中的第一句“落星初伏火”,形象地描述了星星的閃爍遮住了火光,意味著初秋的夜晚已經降臨。第二句“秋霜正動鐘”,通過秋霜觸動古鐘的聲音,表達了季節轉換的寓意,暗示著時光的流轉。
接下來的兩句“北閣連橫漢,南宮應鑿龍”,以政治隱喻的方式描繪了南北朝時代的局勢。北閣連綿著橫亙的長城,象征著北方的邊塞防線;南宮則鑿鑿地鏤刻著神龍,寓意著南方的宮廷權勢。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祥鸞棲竹實,靈蔡上芙蓉”,展現了南方的自然景觀。祥瑞的仙鳥棲息在竹林中,象征著吉祥和美好;靈秀的蔡州盛開著芙蓉花,描繪了南方的花園景色。
最后兩句“自有南風曲,還來吹九重”,表達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好的音樂。南風自有它的曲調,預示著和煦的南風將再次吹拂,飄蕩在九重天上,給人們帶來愉悅和享受。
整首詩以初秋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運用政治隱喻,表達了南北朝時代的政治局勢和文化特點,同時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音樂之美的贊美。這首詩充滿了意境和想象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手法,將詩人的情感與時代背景相融合,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藝術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