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行路難 / 作者:鮑照 |
君不見春鳥初至時。
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風蕭索一旦至。
竟得幾時保光華。
日月流邁不相饒。
令我愁思怨恨多。
|
|
擬行路難解釋: 《擬行路難》是南北朝時期詩人鮑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不見春鳥初至時,
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風蕭索一旦至,
竟得幾時保光華。
日月流邁不相饒,
令我愁思怨恨多。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春天的到來與冬天的離去,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之感。詩人通過春鳥歸來、百草抽芽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機。然而,寒風一旦吹來,春光就會轉瞬消失,詩人對此感到困惑和迷茫。他感嘆光陰的流逝,不容回頭,使他心生憂愁,懷抱許多痛苦和怨恨。
賞析:
《擬行路難》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之道。詩中的春鳥和百草象征著生命的復蘇和希望,但隨之而來的寒風則預示著逆境和挫折。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對光陰易逝的感嘆和對人生無常的疑惑。詩人深感時間的流逝不容挽回,這使他陷入了愁思和怨恨之中。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短小,但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折射出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憂慮和對命運無常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內心的痛苦和怨恨。這種對生命和時光的思索,使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