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劉公干體 / 作者:鮑照 |
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
集君瑤臺上,飛舞兩楹前。
茲晨自為美,當避艷陽天。
艷陽桃李節,皎潔不成妍。
|
|
學劉公干體解釋: 學劉公干體
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
集君瑤臺上,飛舞兩楹前。
茲晨自為美,當避艷陽天。
艷陽桃李節,皎潔不成妍。
中文譯文:
學習劉公的干體
胡風吹過朔雪,飄落在千里的龍山上。
書法家聚集在皇宮的瑤臺上,讓自己的作品在兩邊楹柱前翩翩起舞。
早晨自以為美麗,應當遠離耀眼的陽光。
盛開的桃花和李花,雖然明亮潔白,卻不能成為妍麗的景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南北朝時期鮑照所作,題目為《學劉公干體》。詩人通過描繪胡風吹過朔雪、聚集在瑤臺前的書法家和盛開的桃花李花等景象,表達了自己對于劉公(指劉德仁)干體書法的學習和向往之情。
首兩句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胡風吹過朔雪,千里的龍山一片雪白,給人一種廣袤而美麗的感覺。接下來的兩句則描繪了書法家們在瑤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書法作品飛舞在兩邊楹柱之間,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后兩句則是詩人對于自己早晨的自以為美麗的感受和對艷陽天的回避之情的描繪。詩人認為早晨的自己應該避開陽光的照射,因為艷陽的陽光會削弱桃花李花的妍麗之色。
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簡練,描寫了自然景色和書法家的活動,表達了對于書法藝術的向往和敬佩之情。也通過對于桃花李花的描繪,表達了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自然美的敬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