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悵望 / 作者:謝朓 |
昧旦多紛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陰,高枕東窗下。
寒槐漸如束,秋菊行當把。
借問此何時,涼風懷朔馬。
已傷歸暮客,復思離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牘偏為寡。
既乏瑯邪政,方憩洛陽社。
|
|
落日悵望解釋: 《落日悵望·昧旦多紛喧》是南北朝時期謝朓創作的一首詩。詩的譯文為:黃昏下紛雜聲,日晚未能安寧。落日余清涼,高枕臥在東窗下。寒槐的枝葉逐漸收束,秋菊的花束行當手中把。借問何時才能回家,涼風里懷念北方的馬。已經傷感離別的旅客,又想起離鄉之人。我的情感并不多,并且筆墨也不富裕。既然缺乏瑯邪政治的支持,選擇在洛陽社交放松身心。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落日時分的景象,以及詩人在這樣的時刻下的思考與感慨。黃昏時的喧囂聲與夜晚的寧靜形成對比,襯托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索。
詩中的寒槐和秋菊是作者對于自己境遇的隱喻。寒槐的枝葉收束,意味著詩人的思緒開始收斂,可能是因為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黑夜的寒冷。秋菊行當把,表示詩人抱著這些秋菊作為發泄情感的依托。
詩中的涼風懷朔馬是對故鄉的懷念。詩人希望早日回家,思念家鄉的事物,尤其是北方的馬,體現了他對故鄉人和事的眷戀。
詩中的歸暮客和離居者是描述了詩人的身份,他們在離家的旅程中傷感已久,又時常想起離鄉的人,表達了對故土的思念之情。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情感簡單,但思考復雜的心態。他既沒有豐富的情感,也沒有充足的材料表達自己的思想。由于缺乏政治的支持,詩人選擇暫時放松身心,享受洛陽的社交生活。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黃昏景象的描寫,以及對自己內心的思考,表達了詩人的孤獨、遺憾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