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花天(賦莫愁) / 作者:周密 |
瑞云盤翠侵妝額。
眉柳嫩、不禁愁積。
返魂誰染東風筆。
寫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楊自碧。
歌舞夢、欲尋無跡。
愁隨兩槳江南北。
日暮石城風急。
|
|
杏花天(賦莫愁)解釋: 《杏花天(賦莫愁)》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密。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瑞云盤翠侵妝額。
眉柳嫩,不禁愁積。
返魂誰染東風筆,
寫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楊自碧。
歌舞夢,欲尋無跡。
愁隨兩槳江南北。
日暮石城風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春日景象。瑞云飄蕩,映綠了眉柳,但作者心中卻積聚了愁緒。他希望能夠通過寫作,借助東風的筆墨,再現郢都的春天美景。然而,人已離去,垂柳卻自成藍綠色。歌舞和夢境都無法找到蹤跡,愁緒隨著劃槳的船只漂流于江南北方。太陽西下,石城的風變得急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愁思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逝去過去的追憶。瑞云和翠綠的眉柳構成了對比,形成了視覺上的美感。但在美景的背后,作者卻無法擺脫內心的愁思,這種情感在詩中通過愁積的描寫得到了表達。返魂誰染東風筆,表達了作者希望借助文字再現春天美景的愿望,但卻無法如愿。人去景異,垂楊自碧,更加強調了時光流轉、事物變遷的無情。歌舞和夢境都無法讓作者找到已逝的痕跡,愁思始終伴隨著他,隨著船只漂流于江南和北方。最后,詩中描繪的夕陽下的石城風急,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進一步加強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憂傷的情緒。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思鄉懷舊、對逝去時光的追憶以及對未來的無奈和憂慮。詩中的意象與情感相結合,給人一種深沉而憂郁的情緒,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