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 / 作者:劉楨 |
昔君錯畦畤。
東土有素木。
條柯不盈尋。
一尺再三曲。
隱生置翳林。
控倊自迫速。
得托芳蘭苑。
列植高山足。
|
|
詩解釋: 《詩》是魏晉時期劉楨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君錯畦畤。
東土有素木。
條柯不盈尋。
一尺再三曲。
隱生置翳林。
控倊自迫速。
得托芳蘭苑。
列植高山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棵生長在東方大地上的素木。無論從枝條還是樹干的角度來看,它都不足以填滿一尺的距離,卻曲曲折折地生長。它隱藏在一片幽暗的林中,卻自有一番迅猛的生長勢頭。最終,它得以栽種在芳草蘭苑之中,排列在高山的足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棵生長在東方大地上的素木。首句"昔君錯畦畤"表達了作者對素木之美的感慨。素木并非一棵高大的樹木,而是一種生長在山野中的常見植物,然而它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仍然令人贊嘆。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素木的生長情況,條柯的生長不足以填滿尋常的距離,卻在曲折中生長,展現了生命的頑強和奇特之處。素木隱匿在翳林之中,但它的生長速度卻是迅猛的,"控倊自迫速"一句表達了這種快速生長的動態。最后,素木得到了栽種的機會,成為芳草蘭苑中的一部分,排列在高山的足下,象征著它的地位得到了肯定和贊美。
整首詩詞以素木為主題,通過描繪素木的生長特點和命運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力頑強的自然界的贊美和敬畏之情。同時,也可以將這首詩詞視為一種隱喻,暗示著人生的起伏和奇特之處,以及追求自我價值和生命意義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