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史 / 作者:左思 |
主父宦不達,骨肉還相薄。
買臣困樵采,伉儷不安宅。
陳平無產(chǎn)業(yè),歸來翳負郭。
長卿還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賢豈不偉,遺烈光篇籍。
當其未遇時,憂在填溝壑。
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
|
|
詠史解釋: 《詠史》是魏晉時期左思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主父宦不達,骨肉還相薄。
買臣困樵采,伉儷不安宅。
陳平無產(chǎn)業(yè),歸來翳負郭。
長卿還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賢豈不偉,遺烈光篇籍。
當其未遇時,憂在填溝壑。
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
詩意:
《詠史》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歷史上一些優(yōu)秀人物的境遇和遺留下的文化成果,表達了對英雄豪杰的贊頌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描繪了一些歷史人物的悲涼遭遇,以及他們的才華和智慧在逆境中依然閃耀的形象。詩人通過反思歷史,呼喚時代能夠給予英雄們應有的榮耀與機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歷史人物的境遇和才華。首先,詩人提到了主父宦,形容他在宦海中不得志,與親人之間的關系疏離。接著,買臣為了生計只能困于樵采之中,而伉儷之間也無法安居樂業(yè)。之后,詩人描述了陳平歸來后一負郭巨石,長卿回到成都后壁立寥廓的情景。這些人物形象的描繪表現(xiàn)出他們的悲憤和辛酸,同時也顯示了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談到了四賢遺烈的偉大和他們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四賢指的是諸葛亮、司馬遷、司馬炎和左思自己。他們的才華和智慧被贊美為照耀古今的篇籍,即文化典籍。然而,這些英雄在未得到應有的機遇之前,他們的憂愁都埋在填溝壑的勞作中。這表達了詩人對英雄們命運的思考和對他們被歷史遺忘的遺憾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英雄的迍邅和人才的流失。自古以來,世間從未缺乏奇才,但他們的存在常常被埋沒在草澤中,沒有被時代所重視和珍惜。這是詩人對歷史的深思和對英雄人才的懷念。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描述和對時代的反思,展現(xiàn)了詩人對英雄人才的贊美和思考。它也呼喚著時代能夠更好地珍視和發(fā)掘人才,使他們的才華得到應有的榮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