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隱 / 作者:左思 |
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
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糧,幽蘭間重襟。
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
|
招隱解釋: 《招隱》是魏晉時期左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
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糧,幽蘭間重襟。
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詩意和賞析:
《招隱》描繪了一個詩人杖著拐杖在山野間尋找隱士的情景。詩中通過自然景觀和音樂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隱士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杖策招隱士,行走在荒涼的道路上,這個道路橫跨了古代和現代,意味著他尋找隱士的行動超越了時間的限制。
接著,詩人描繪了巖穴,沒有明確的構造,但在丘陵中卻傳來了美妙的琴音,這表現了隱士的存在,雖然看不見,但卻能感受到其存在的美好。
詩中還出現了白云和陽光,白云停在陰岡上,陽光照耀在紅花叢中,形成了陰陽交替的景象。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尋找隱士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困難和阻礙,但也有美好和光明的一面。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石泉,它用瓊瑤洗滌,其中的魚鱗或浮或沉,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希望隱士有一種純凈和高尚的品質,就像水中的魚一樣。
詩人認為清音不一定需要絲和竹,山水本身就有清脆的聲音。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希望隱士不必拘泥于傳統的音樂方式,而是能夠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創造出美妙的音樂。
最后,詩人感嘆自己為何等待隱士的嘯歌,為何灌木自己悲吟。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他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共同追求理想。
整首詩以詩人對隱士生活的向往和尋求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音樂的美好,表達了詩人對真正的自由和高尚生活的追求。這首詩詞展現了魏晉時期文人士人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內心世界的精神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