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懷 / 作者:阮籍 |
炎光延萬里,洪川蕩湍瀨。
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
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
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
捐身棄中原,烏鳶作患害。
豈若雄杰士,功名從此大。
|
|
詠懷解釋: 《詠懷》是魏晉時期詩人阮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炎光延萬里,
洪川蕩湍瀨。
彎弓掛扶桑,
長劍倚天外。
泰山成砥礪,
黃河為裳帶。
視彼莊周子,
榮枯何足賴?
捐身棄中原,
烏鳶作患害。
豈若雄杰士,
功名從此大。
譯文:
火光延伸萬里,
洪流漫過急湍。
彎弓懸掛在扶桑(太陽所在的地方),
長劍依靠著天外。
泰山成為砥礪之石,
黃河如同寬闊的裳帶。
看那莊周先生,
榮枯有何足賴?
舍棄中原的身軀,
烏鳶卻成為害患。
難道不如雄杰之士,
從此名聲大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阮籍對時代困境和個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歷史典故,詩人表現出對榮辱得失的淡然態度和追求個人價值的決心。
賞析:
1.詩中通過炎光、洪川、彎弓、長劍等形象描繪,展示了遼闊的自然景觀,以及泰山、黃河等象征中國的地理元素。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也暗示了詩人追求卓越和超越常人的意愿。
2.詩中提到莊周子,莊周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的思想強調超然物外和超越世俗。詩人通過引用莊周子的名字,表達了對名利榮辱的淡然態度,認為榮枯得失并不足以依賴和追求。
3.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選擇舍棄中原的身軀,而讓烏鳶(指庸庸碌碌的人)成為患害。這表明他愿意放棄世俗的功名利祿,追求更高的個人價值和成就。
4.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追求雄杰之士的理想,認為通過舍棄功名利祿,個人的成就和名聲會更加輝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和歷史典故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功名和個人價值的思考和追求,展現了他追求卓越和超越常人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