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瓠子歌 / 作者:劉徹 |
瓠子決兮將奈何。
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兮地不得寧。
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鉅野溢。
魚弗郁兮栢冬日。
正道弛兮離常流。
蛟龍騁兮放遠(yuǎn)游。
歸舊川兮神哉沛。
不封禪兮安知外。
皇謂河公兮何不仁。
泛濫不止兮愁吾人。
嚙桑浮兮淮泗滿。
久不反兮水維緩。
|
|
瓠子歌解釋: 《瓠子歌》是劉徹(漢宣帝)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瓠子決兮將奈何。
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兮地不得寧。
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鉅野溢。
魚弗郁兮栢冬日。
正道弛兮離常流。
蛟龍騁兮放遠(yuǎn)游。
歸舊川兮神哉沛。
不封禪兮安知外。
皇謂河公兮何不仁。
泛濫不止兮愁吾人。
嚙桑浮兮淮泗滿。
久不反兮水維緩。
譯文:
小瓜子決定,我將何去何從。
浩浩蕩蕩,憂慮堆積如河水,心境不得寧靜。
功業(yè)無窮時,我的山川平坦。
我的山川平坦,廣袤的原野溢滿。
魚兒不憂愁,即使冬日來臨。
正道松弛,離常之事如流水般流轉(zhuǎn)。
蛟龍馳騁,放任其遠(yuǎn)游。
回到舊時的川流,多么神奇、廣博。
不封禪,如何知曉外界的變化。
皇帝稱呼河神啊,你為何不仁慈。
泛濫不止,使人憂愁不已。
嚙食桑樹浮出水面,淮泗江河充滿。
已經(jīng)很久不回歸,水流也變得緩慢。
詩意和賞析:
《瓠子歌》以漢朝時期的社會風(fēng)貌為背景,抒發(fā)了作者對國家政治和社會變遷的思考和憂慮之情。
詩中通過描繪浩渺的河水、平坦的山川、廣袤的原野以及自由翱翔的蛟龍,展示了作者對繁榮昌盛的美好愿景和神奇景象的向往。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作者對當(dāng)時社會問題的擔(dān)憂。他提到了政治腐敗和社會混亂的現(xiàn)象,如河水泛濫不止、人們憂愁不已。同時,對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的不滿也在其中體現(xiàn),皇帝稱呼河神卻責(zé)備其不仁慈。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隱喻,抒發(fā)了作者對時代動蕩和社會不公的憂慮之情。它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不穩(wěn)定和混亂,以及作者對于回歸正道、追求和平安寧的渴望。
這首詩詞在形式上運用了典型的漢樂府詩風(fēng)格,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