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感懷 / 作者:譚嗣同 |
年華世事兩迷離,敢道中原鹿死誰。
自向冰天煉奇骨,暫教佳句屬通眉。
無端歌哭因長夜,婪尾陰陽勝此時。
有約聞雞同起舞,燈前轉恨漏聲遲。
|
|
除夕感懷解釋: 《除夕感懷》是清代譚嗣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年華時光世事都變幻莫測,我敢問中原的鹿是誰死去。
我自己在嚴寒的天空中修煉著奇異的骨骼,暫時讓佳句歸屬于我的眉宇之間。
無端的歌聲和哭泣因為長夜而起,貪婪的命運勝過了此時此刻的陰陽之道。
有人約定聽到雞鳴就一同起舞,但燈前的滴答聲讓我轉變為對時間的懊悔。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除夕夜的感懷,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命運變幻的思考與感慨。詩中表達了一種對現實世界的困惑與迷離感,以及對人生命運的無奈與抱怨。作者借助冰天、鹿死、奇骨等形象意象,描繪出一個寒冷而充滿挑戰的世界。同時,詩中也展現了作者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追求,將佳句視為一種力量和希望的象征。
賞析:
《除夕感懷》以清代特有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詩中的"年華世事兩迷離"和"敢道中原鹿死誰"暗示了歲月流轉和命運變化的無常性,讓人感受到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脆弱。作者通過"冰天煉奇骨"和"佳句屬通眉"的描寫,展示了自己對詩歌創作的執著和追求。詩中的"歌哭因長夜"和"陰陽勝此時"呈現出作者對命運的抱怨和對現實的不滿,同時也體現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現實的思考。最后的"有約聞雞同起舞"和"燈前轉恨漏聲遲"則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時間的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獨特的語言和意象,通過對除夕夜的感慨,抒發了作者對時間、命運和人生的思考與感慨。它展示了作者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困惑與迷離感,透過這些情感的抒發,與讀者共鳴并引發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