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含春雨,青山護曉煙”是出自《唐寅》創作的“山水圖《三》”,總共“2”句,當前“綠樹含春雨,青山護曉煙”是出自第1句。
“綠樹含春雨,青山護曉煙”解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是明代著名的畫家、詩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畫著稱,并且在詩中也常常流露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向往。 詩句“綠樹含春雨,青山護曉煙”描繪了一幅清新脫俗的山林晨景圖。其中,“綠樹含春雨”,形象地描述了春天里樹木被細雨滋潤的情景,這里的“含”字用得非常巧妙,仿佛是樹木在吸收著春雨的滋養,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青山護曉煙”則描繪了清晨時分山間繚繞的輕霧,如同一層薄紗覆蓋在青山之上,給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感覺。這里,“護”字賦予了自然景物以人格化的特征,仿佛是青山在守護著這層晨霧。 整句詩通過細膩入微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春雨綿綿、山色空蒙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以及向往隱逸生活的愿望。唐寅一生坎坷多舛,在仕途上屢遭挫折后,他逐漸轉向了藝術創作,并且在山水畫和詩歌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與理想。 至于“攜筇出磯上,何以地行仙”,這句詩則進一步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其中,“攜筇”指的是手持竹杖,這是古代文人出游時常見的裝扮;而“出磯上”則是指從巖石或高地之上出發。“何以地行仙”這句話,則是說像這樣的人就像是行走于大地之上的神仙一般,表達了詩人對于能夠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
查看完整“綠樹含春雨,青山護曉煙”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綠樹含春雨,青山護曉煙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