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茹屯田知無為軍 / 作者:司馬光 |
疊鼓鳴鐃迎候新,軍牙孑孑倚淮津。
聊應衣繡過鄉曲,不作引章驚故人。
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圓葉漅湖春。
使君此去榮多少,猶是當年書劍身。
|
|
送茹屯田知無為軍解釋:
《送茹屯田知無為軍》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疊鼓鳴鐃迎候新,
軍牙孑孑倚淮津。
聊應衣繡過鄉曲,
不作引章驚故人。
荻迸短芽淝水暖,
荷浮圓葉漅湖春。
使君此去榮多少,
猶是當年書劍身。
中文譯文:
疊鼓和鐃聲聲響起,迎接新的一年。
孤零零的軍隊依靠在淮河邊。
或許只是為了應付鄉間的宴會,
不想引起舊友的驚訝。
淝水邊的蘆葦短芽迸發,春天湖面上的荷葉漂浮。
使君離去后會有多少榮耀,
仍然是當年那個身懷書劍的年輕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表達了對離去者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寫軍隊迎接新年的場景,展現了生活的喜悅和熱鬧。然而,詩人在描寫軍隊時使用了“孑孑”一詞,暗示了軍隊的孤獨和辛苦。接著,詩人轉向描寫離去者,他們穿著華麗的衣服,卻不想引起舊友的驚訝,表達了他們對過去的淡然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春天的景象,通過描寫淝水和湖面上的植物,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生機。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離去者的思念和對他們未來的祝福,使君離去后會有多少榮耀,仍然是當年那個有志向的年輕人。
整首詩詞通過對離別場景和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離去者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人生變遷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