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流泉仰聽風,泉聲風韻合笙鏞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俯首流泉仰聽風,泉聲風韻合笙鏞”是出自《唐寅》創作的“看泉聽風圖”,總共“2”句,當前“俯首流泉仰聽風,泉聲風韻合笙鏞”是出自第1句。
“俯首流泉仰聽風,泉聲風韻合笙鏞”解釋: 唐寅的這首《看泉聽風圖》描繪了一幅靜謐而富有音樂感的畫面。詩中的“俯首流泉仰聽風”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詩人低頭觀賞清澈流淌的泉水,同時又抬頭聆聽輕拂過耳畔的微風的情景。這種動靜結合的方式,不僅展現了自然界的和諧之美,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接下來的一句,“泉聲風韻合笙鏞”,進一步將聽覺體驗具體化。“笙”是中國傳統的一種吹奏樂器,“鏞”則是古代大型打擊樂器之一,這里用來比喻泉水流動的聲音和風吹過時的聲響如同這兩種樂器發出的美妙音樂一般和諧悅耳。這不僅體現了自然界聲音的美妙,也暗示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與欣賞。 整首詩通過細膩入微的感受描寫,表達了唐寅對于大自然中細微之處所蘊含的美好有著獨到的理解與熱愛。同時,這種將自然現象比作樂器演奏的手法,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旨在傳達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心靈寧靜的生活態度。 至于“如何不把瑤琴寫,為是無人姓是鐘”兩句,則更進一步地表達了詩人對于音樂與自然之間聯系的思考。這里提到的“瑤琴”,是中國傳統樂器之一,象征著高雅的藝術形式;而“鐘”則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種大型打擊樂器,也可能是借指善于演奏的人。這兩句詩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既然泉水和風聲已經如同美妙的音樂一般,為何還要特意去彈奏瑤琴呢?因為在這個場景中,并沒有真正需要通過人為演奏來增添美感的地方——自然本身就已經足夠完美了。 綜上所述,《看泉聽風圖》不僅是一首描繪自然美景的詩作,更體現了詩人對于生活態度和藝術追求的獨特見解。
查看完整“俯首流泉仰聽風,泉聲風韻合笙鏞”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俯首流泉仰聽風,泉聲風韻合笙鏞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