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藩鎮在謀逆,謀以如公不易得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當時藩鎮在謀逆,謀以如公不易得”是出自《唐寅》創作的“潯陽送別圖”,總共“8”句,當前“當時藩鎮在謀逆,謀以如公不易得”是出自第3句。
“當時藩鎮在謀逆,謀以如公不易得”解釋: 這句詩出自唐寅的《潯陽送別圖》,描繪的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被貶至江州(今江西九江)時的情景。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及其背后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的想法,我們先來解析一下。 “當時藩鎮在謀逆”指的是唐朝中后期地方節度使權力過大,時常發生叛亂的情況。這里的“藩鎮”是指唐代設立的邊防軍事區,由節度使管理,擁有較大的自主權。“謀逆”則指這些節度使有時會發動叛亂,威脅中央政權。 “謀以如公不易得”中的“公”指的是白居易,“謀以如公不易得”的意思是像白居易這樣能夠出謀劃策的人才非常難得。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白居易才能的贊賞和對其被貶謫的惋惜之情。 唐寅通過這首詩,不僅描繪了潯陽送別圖中的場景,還借古諷今地反映了自己對于人才使用不當以及政治環境惡劣的看法。他以白居易的經歷為背景,抒發了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不滿與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忠誠正直之士遭遇不公待遇的同情和惋惜。 總之,“當時藩鎮在謀逆,謀以如公不易得”這兩句詩反映了唐寅對于人才價值的認識以及對歷史人物命運的關注。
查看完整“當時藩鎮在謀逆,謀以如公不易得”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時藩鎮在謀逆,謀以如公不易得 的上一句
下一句:當時藩鎮在謀逆,謀以如公不易得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