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納親會批逆鱗,忽以讒言棄于野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獻納親會批逆鱗,忽以讒言棄于野”是出自《唐寅》創作的“潯陽送別圖”,總共“8”句,當前“獻納親會批逆鱗,忽以讒言棄于野”是出自第2句。
“獻納親會批逆鱗,忽以讒言棄于野”解釋: 這句詩出自唐寅的《潯陽送別圖》,描述的是白居易在朝中的遭遇。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先了解一下這首詩的歷史背景。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和官員,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他曾經擔任過重要的官職,并且敢于直言進諫,提出自己的政見。然而,由于他的直言不諱,得罪了一些權貴,最終被排擠出朝廷,貶謫到潯陽(今江西九江)。 “獻納親會批逆鱗”中的“獻納”指的是向皇帝上書建議或意見,“親會批逆鱗”則意味著直接觸犯了君主的禁忌。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龍有逆鱗,如果有人觸及,就會激怒龍。這里用“逆鱗”比喻皇帝的忌諱。 整句詩的意思是:白居易曾經敢于向皇帝進諫,提出自己的政見,但最終因為讒言而被貶謫到邊遠地區?!昂鲆宰嬔詶売谝啊钡囊馑际峭蝗恢g由于別人的誹謗和中傷,他被流放到偏遠的地方。這反映了作者唐寅對白居易遭遇的同情以及對于當時政治環境的不滿。 通過這首詩,唐寅表達了自己對于忠誠正直之士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感慨,并且借古諷今,暗含了對自己所處時代官場黑暗和小人當道的批判。
查看完整“獻納親會批逆鱗,忽以讒言棄于野”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獻納親會批逆鱗,忽以讒言棄于野 的上一句
下一句:獻納親會批逆鱗,忽以讒言棄于野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