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雜興 / 作者:范成大 |
屋東雙梧桐,婉娩無真資。
朝為春風條,暮為秋霜枝。
夜久風葉嗚,驚鵲一再飛。
梧桐不足愁,會有明年期。
人老真可嘆,寧復游冶時?
|
|
秋日雜興解釋:
詩詞:《秋日雜興》
屋東雙梧桐,
婉娩無真資。
朝為春風條,
暮為秋霜枝。
夜久風葉嗚,
驚鵲一再飛。
梧桐不足愁,
會有明年期。
人老真可嘆,
寧復游冶時?
中文譯文:
我屋東邊的雙梧桐,
生長艷麗卻無真正的用途。
早晨它們是春天的風景,
傍晚則成為秋天的寒霜。
深夜里,風吹動著樹葉嗚咽,
驚起了一只只鵲鳥不斷飛翔。
然而,對于梧桐來說并不足以憂愁,
因為明年還會再開花。
人們變老真是令人嘆息,
寧愿重新回到年輕的游樂時光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雜興,以描繪秋天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之感。
詩中的雙梧桐象征著美麗的景物,然而卻沒有實際的功用,暗喻了人生中存在許多華麗的事物,但卻缺乏真正的內涵。
詩人以春風和秋霜來描述梧桐的變化,將其與人生的起伏和變遷相對應。梧桐在春天被風吹拂時,如同春風拂面,生機勃勃;而在秋天被霜凍覆蓋時,則顯得凄涼而脆弱。
夜晚風吹動梧桐樹葉,發出嗚咽的聲音,驚起了鵲鳥,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然而,詩人并不為梧桐的變遷而憂愁,因為他相信明年梧桐仍會開花,生命依然會有新的希望和機遇。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覺得人們變老是令人嘆息的,希望能夠回到年輕時光的游樂和自由。這反映了人們對于時間流逝和年齡增長的無奈和不舍。
整首詩通過描繪梧桐的變遷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于歲月流轉和生活變化的感慨和思索,展示了范成大對于人生和時光的深刻洞察和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