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渚中流,回望巫山,無復一點,戲成短歌 / 作者:范成大 |
千峰萬峰巴峽里,不信人間有平地。
渚宮回望水連天,卻疑平地元無山。
山川相迎復相送,轉頭變滅都如夢。
歸程萬里今三千,幾夢即到石湖邊。
|
|
荊渚中流,回望巫山,無復一點,戲成短歌解釋:
《荊渚中流,回望巫山,無復一點,戲成短歌》是宋代詩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荊渚中流,回望巫山,無復一點,戲成短歌。
千峰萬峰巴峽里,不信人間有平地。
渚宮回望水連天,卻疑平地元無山。
山川相迎復相送,轉頭變滅都如夢。
歸程萬里今三千,幾夢即到石湖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范成大在荊渚中流回望巫山時的景象和感受。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人間平地與山川的對比,表達了對人世間變化無常的感嘆和對歸途的思念。
賞析:
范成大以巧妙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對巫山景色的回望和內心的感慨。首句"荊渚中流,回望巫山"描繪了詩人在船上來到荊渚地區,遠遠地回望著巫山的場景。"無復一點,戲成短歌"表達了對巫山景色的深深打動,以及無法用言語完全表達的感受。
接下來的幾句通過描繪千峰萬峰和巴峽之間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懷疑和對平凡生活的反思。"不信人間有平地"暗示了人世間的紛繁復雜,以及在茫茫人世中很難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寧靜。
詩的下半部分,通過回望渚宮中的景色,詩人產生了對平地是否真的沒有山的疑問。"水連天"傳達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無邊無際的感覺,而"卻疑平地元無山"表達了詩人對現實與虛幻之間的疑惑。
最后幾句"山川相迎復相送,轉頭變滅都如夢"表達了山川與人相遇、離別的無常和瞬息萬變。人們轉頭再次回望時,曾經熟悉的景色早已消失,如同一場夢境般不復存在。
最后兩句"歸程萬里今三千,幾夢即到石湖邊"表達了詩人對歸途的思念和對歸家的渴望。盡管路途遙遠,但只要做幾個夢,就能馬上到達石湖邊,這里可能象征著詩人的家鄉或心靈的歸屬。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巧妙的意象和抒情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現實與夢境之間的思考,展現了現實與理想、虛幻與真實之間的對比,給人以追求真善美的思考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