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唐子光教授河豚 / 作者:范成大 |
世間尤物美惡并,江鄉未用夸吳羹。
清宮洞房寒熱媒,深山大澤龍蛇生。
胡夷信美胎殺氣,不奈吳兒苦知味。
楊花欲動荻芽肥,污手死心搖食指。
食魚要是□黃粱,古來不必須河魴。
君看嗔腹似渾脫,寧肯滑甘隨芥姜。
先生法語峻立壁,譏評不使一錢直。
膨享從此跡如掃,坐令梅老詩無力。
懸知仙骨有青冥,風香久已滌膻腥。
大笑日華解毒法,何如肘後餐霞經。
|
|
次韻唐子光教授河豚解釋:
詩詞:《次韻唐子光教授河豚》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世間尤物美惡并,
江鄉未用夸吳羹。
清宮洞房寒熱媒,
深山大澤龍蛇生。
胡夷信美胎殺氣,
不奈吳兒苦知味。
楊花欲動荻芽肥,
污手死心搖食指。
食魚要是□黃粱,
古來不必須河魴。
君看嗔腹似渾脫,
寧肯滑甘隨芥姜。
先生法語峻立壁,
譏評不使一錢直。
膨享從此跡如掃,
坐令梅老詩無力。
懸知仙骨有青冥,
風香久已滌膻腥。
大笑日華解毒法,
何如肘後餐霞經。
中文譯文:
世間尤物美惡并,
江鄉尚未聞吳羹。
清宮媒妁遞寒熱,
深山大澤生龍蛇。
胡夷崇信美胎殺氣,
不料吳兒嘗苦味。
楊花欲動荻芽肥,
污手頑心搖食指。
食魚宜配黃粱美,
古來并非必須河魴。
你看他們怒腹似放肆,
寧愿吃滑甘伴芥姜。
先生講法語峻立壁,
譏評從不受一錢賄。
擴大享樂留下痕跡,
坐使梅花老無力。
知曉仙骨藏青冥,
風香久已洗凈膻腥。
大笑日光解毒法,
何如食肉后品讀《霞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次韻唐子光教授河豚》是范成大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手法,表達了對世間事物的觀察和思考。
詩人通過描述世間物品美好與丑惡并存的現象,以及江鄉尚未品嘗到吳羹(一種美味佳肴)的情景,展現了對人世間善惡對立的洞察。他進一步描繪了清宮洞房中的媒妁傳遞的寒熱信息,以及深山大澤中龍蛇的繁衍生息,表現出生命的多樣性和世間萬物的興衰。
詩中還涉及了民族文化和地域差異的觀點,胡夷(指外族)盲目信奉美胎殺氣(指相貌美麗的懷孕女性被殺害以獲得美好后代的迷信觀念),而吳兒(指中國人)則因嘗盡苦味而深知人生百態。
接下來,詩人以楊花欲動和荻芽肥美的景象,暗喻著人們對享樂的追求和貪婪之心。他抨擊了那些以不正當手段獲取美味食物,以及心懷死志的人們。
詩中還提到了食魚的選擇,指出并非一定要吃河魴,而是應該搭配黃粱美味。這里也可理解為詩人對于生活中追求名貴食材和物質享受的嘲諷,強調內在的品味和智慧的重要性。
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崇尚正直和公正的先生,他堅持講授法語,不為金錢所動,對于詩詞的批評也是真實直接的。詩人認為這樣的人格和態度能夠消除享樂帶來的浮躁和痕跡,但也暗示了自己的梅花老去,詩才日漸衰退的無力感。
最后,詩人提到了仙骨和風香,表達了對超凡境界和清新氣息的向往。他笑言日光有解毒之法,但更推崇在享用美食后品讀《霞經》(一種佛經),以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首詩以對比、夸張和諷刺的手法,通過描繪世間物品、文化差異和個人追求等多個層面,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它呈現了一種對于外在物質和享樂的質疑,倡導內在品味、清新心境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