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毛君先生蓮華峰菴 / 作者:范成大 |
天臺一萬ハ千丈,蓮華峰在諸峰上。
峰前結屋屋打頭,獨有幽人自來往。
湖海雲遊二十春,歸來還作住菴人。
漫山苦蕒食不盡,繞屋長松為四鄰。
丹訣三千滿雲笈,往來且喜無交涉。
清晨石上一爐香,此時天地皆訢合。
我衰無力供樵蘇,尚能相伴煖圑蒲。
但願瘦笻緣未斷,會把蓮峰分一半。
|
|
寄題毛君先生蓮華峰菴解釋:
詩詞:《寄題毛君先生蓮華峰庵》
作者:范成大(宋代)
天臺一萬ハ千丈,
蓮華峰在諸峰上。
峰前結屋屋打頭,
獨有幽人自來往。
湖海云游二十春,
歸來還作住庵人。
漫山苦蕒食不盡,
繞屋長松為四鄰。
丹訣三千滿云笈,
往來且喜無交涉。
清晨石上一爐香,
此時天地皆諧合。
我衰無力供樵蘇,
尚能相伴暖園蒲。
但愿瘦笻緣未斷,
會把蓮峰分一半。
中文譯文:
天臺高聳萬丈,
蓮華峰峙于眾峰之上。
山前屋舍依次建起,
唯有幽人自由往來。
湖海云游已二十春,
回來仍住于庵中。
山上果木遍地,供不盡食用,
圍繞屋舍的是茂密的松樹。
丹書密笈中藏有三千篇文章,
往來無需多言交涉。
清晨在石頭上點起一爐香火,
此時天地間皆和諧統一。
我已衰老無力為庵中添柴,
但仍能陪伴溫暖的蒲園。
只愿那瘦竹籬笆不會斷裂,
將蓮峰一分為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寄給毛君先生的一首題詩,描述了蓮華峰庵的景色和庵中生活的意境。
詩中以天臺高聳萬丈的蓮華峰為背景,描繪了庵中結屋的景象和幽人的往來。蓮華峰居高臨下,庵內幽靜宜人,獨有幽人可以自在地進出,這種自由自在的狀態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詩人曾在湖海之間云游了二十個春天,但最終選擇回到蓮華峰庵定居。山上的果木豐盛,供不盡食用,屋舍周圍的松樹茂密繁盛,形成了四鄰的景象,與自然相伴。
詩中提到了一本名為《滿云笈》的丹書密笈,其中記錄了三千篇文章,詩人往來時無需多言交涉,表達了對自然的默契和對安寧的向往。
清晨在石頭上點起一爐香火,此時天地間融洽和諧。詩人自稱衰老無力為庵中添柴,但仍能陪伴在溫暖的蒲園中。他期望那瘦竹籬笆不會斷裂,愿意將蓮峰分一半,表達了對友誼和情感的珍視與承諾。
這首詩以自然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峰、屋舍和庵中生活,表達了對自由、寧靜和友誼的追求。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比喻,展示了作者范成大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舒適和和諧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