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醉道士圖 / 作者:范成大 |
蜩鷃鵬鶤任過前,壺中春色甕中天。
朝來兀兀三杯後,且作人間有漏仙。
|
|
題醉道士圖解釋:
《題醉道士圖》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的中文譯文為:
蜩鷃鵬鶤任過前,
壺中春色甕中天。
朝來兀兀三杯後,
且作人間有漏仙。
詩意和賞析如下: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醉倒的道士的畫面,表達了對人間繁華的隱退和追求仙境的向往之情。
首句“蜩鷃鵬鶤任過前”以四種鳥類的名字來形容醉倒的道士,蜩(一種小鳥)、鷃(鳥名,指麻雀)、鵬(傳說中的大鳥,象征高飛)和鶤(又稱鷸鴕,指迷失方向的鳥)象征著道士在酒后行為不羈、輕浮,形象生動。
接下來的兩句“壺中春色甕中天”,通過比喻描繪出道士內心的世界。壺中春色指的是道士醉心于壺中的春日景色,甕中天則象征道士將自己的世界局限在了一個小小的容器中,追求超脫凡塵、飛升仙境。
末句“朝來兀兀三杯後,且作人間有漏仙”表達了道士在酒后的陶醉狀態。朝來指的是清晨,兀兀表示獨飲、癡醉。三杯後表明道士已經喝了三杯酒。且作人間有漏仙則表明道士在人間過得瀟灑自在,心境超然,認為自己已經擁有了仙境的滋味。
整首詩描繪了一位醉倒的道士,通過豐富的象征意義和生動的描繪,表達了對塵世繁華的超然態度和追求仙境的向往之情。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生動的形象展現了道士的獨特性格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