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聞鶯二首 / 作者:范成大 |
桑陰凈盡麥頭齊,江上聞鶯每歲遲。
不及曉風鵯鵊子,迎春啼到送春時。
|
|
五月聞鶯二首解釋:
《五月聞鶯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月的桑樹蔭已經減少,麥田的頂端都已經齊平。
每年鶯鳥在江上的歌聲總是晚些。
它們不如清晨的微風和鵯鵊鳥,
在迎接春天的時候啼叫,送走春天的時候停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五月的景象,特別是對鶯鳥的關注。詩人通過描述桑樹蔭的減少和麥田的成熟,表達了五月已經進入夏季的狀態。然而,鶯鳥的歌聲卻總是比預期的晚些到來,與清晨的微風和鵯鵊鳥相比,它們似乎沒有及時迎接春天的到來,也沒有及時送走春天。這種對季節變化的觀察和對自然界規律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時間流逝的感嘆。
賞析:
范成大的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五月的景象和鶯鳥的歌聲。通過對具體細節的描寫,詩人展現了他對自然界變化的敏感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微妙而雋永,讀者可以感受到季節轉換中的微妙變化和時間的不可阻擋。
此外,詩中的對比也增添了詩意的層次。將鶯鳥的歌聲與清晨的微風和鵯鵊鳥進行對比,不僅凸顯了鶯鳥的遲到,也強調了春天的來臨和離去的過程。這種對比使得詩詞更具有意境和情感的張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季節變化的觀察,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自然界規律的思考和感慨。它以簡潔而深遠的語言,喚起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展現了范成大獨特的詩意和藝術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