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潺陵 / 作者:范成大 |
舟橫攸河水,馬滑潺陵道。
百里無鉏犁,閑田生春草。
春草亦已瘦,棲棲晚花少。
落日見行人,愁煙沒孤鳥。
老翁雪髯鬢,生長識群盜。
歸來四十年,墟里跡如掃。
莫訝土毛稀,須知人力槁。
生聚何當復,茲事恐終老。
人言古戰場,瘡痍猝難療。
誰使到此極?天科吾請禱。
|
|
潺陵解釋:
《潺陵》
舟橫攸河水,
馬滑潺陵道。
百里無鉏犁,
閑田生春草。
春草亦已瘦,
棲棲晚花少。
落日見行人,
愁煙沒孤鳥。
老翁雪髯鬢,
生長識群盜。
歸來四十年,
墟里跡如掃。
莫訝土毛稀,
須知人力槁。
生聚何當復,
茲事恐終老。
人言古戰場,
瘡痍猝難療。
誰使到此極?
天科吾請禱。
中文譯文:
船橫臥于攸河之水,
馬蹄滑過潺陵的道路。
百里之間無人耕種,
閑置的田地長滿了春草。
春草也已經凋瘦,
少了棲息的鳥兒,凋謝的花朵。
夕陽下只能見到孤獨的行人,
茫茫愁煙遮沒了孤鳥的身影。
雪白的胡須和鬢發的老人,
經歷過生活的艱辛,認識了許多盜賊。
回到家鄉已有四十年,
故土之地景象猶如一片荒涼。
不要驚訝土地貧瘠,
應該知道人們的力量已經衰竭。
人們聚居的地方何時才能再次興盛,
現在的情況讓人擔心終將老去。
人們說起古代的戰場,
戰爭的創傷痊愈得很困難。
是誰導致了這種極端的境況呢?
我向上天祈禱,請給予指引。
詩意和賞析:
《潺陵》是宋代詩人范成大的作品,以描繪潺陵的景象和抒發內心感受為主題。詩中通過描寫船行水上、馬行道路、田地荒涼、落日行人、愁煙孤鳥等景物和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和憂慮。
詩中的船橫于攸河之水,馬滑過潺陵的道路,暗示著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百里無人耕種,閑置的田地長滿了春草,反映了社會動蕩和人們生活困頓的現實。春草凋瘦、棲息的鳥兒減少,意味著自然和生命的衰敗。
詩中的老人雪髯鬢,生長識群盜,表現了歲月的積淀和閱歷的豐富,同時也暗示了社會的動蕩和盜賊的猖獗。歸來四十年,墟里跡如掃,描繪了作者回到故土后的凄涼景象,表達了對家鄉的失望和對社會變遷的不安。
詩末,作者借古戰場和瘡痍猝難療的比喻,反映了時代的動蕩和戰亂給人們帶來的巨大傷害。最后,作者向上天祈禱,表達了對未來的祝愿和希望。
《潺陵》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社會現實,抒發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憂慮和不安。詩中的景物形象與人物形象相互烘托,層層遞進地展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社會的動蕩,以及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對未來的祈愿。整首詩以淡然的語調和凄美的意境,展示了范成大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生與社會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