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諸葛伯山贍軍贈別韻 / 作者:范成大 |
歙維群山囿,漫仕富英杰。
清標照人寒,玉筍森積雪。
嗟余獨委瑣,無用等木屑。
又如道傍李,味苦不堪折。
歸舟坐成泛,去馬亦已刷。
三年風波險,盡付一笑閱。
惟君同懷抱,各坐天機拙。
我家鴟夷子,竹帛照吳越。
云仍無肖似,俯首媿前哲。
若家臥龍公,事業管蕭埒。
期君踵祖武,勿惜兒女別。
言狂舉白浮,醉倒霜松折。
|
|
次諸葛伯山贍軍贈別韻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范成大所作的《次諸葛伯山贍軍贈別韻》。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描述了作者范成大離別伯山的情景。詩人身處歙縣的群山之中,環境幽靜美麗,而自己卻身居瑣碎之中,感到無用和獨立。冬天的景色中,清冷的氣息和積雪的玉筍形成鮮明對比。作者以道旁的苦李作比喻,表達了自己的苦悶和無奈。
詩人離開了伯山,坐在回程的船上,遠離了騎乘的馬匹。經歷了三年的風波和危險,一切都成為了笑談,化為了過眼云煙。只有伯山與作者心靈相通,各自坐在各自的天機之上,卻都顯得拙笨無能。作者自稱為鴟夷子,指的是古代傳說中的智者,他用竹帛來照射吳越的事物,尋找真理。然而,作者覺得自己與前輩的智者相比,像是云中的影子,謙卑自下。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伯山的期望,希望他能繼承先祖的英勇傳統,不要舍棄自己的事業和責任。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說自己的言辭狂放,舉起白色的浮云,醉倒在霜松之下。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表達離別之情,展現了作者對伯山的思念和對自己處境的無奈。同時,通過對自己和伯山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智者和先輩的敬仰和謙卑。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境深遠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