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是出自《白居易》創作的“胡旋女”,總共“16”句,當前“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是出自第13句。
“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解釋: 《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作于唐玄宗晚年(安史之亂前)。這首五言律詩反映了當時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情緒。 首先看詩句的意思: 1. "祿山胡旋迷君眼":意思是安祿山擅長舞蹈,他的舞步旋轉迷惑了皇帝(這里暗指唐玄宗被安祿山的表面行為所蒙蔽)。 2. "兵過黃河疑未反":描繪的是叛軍(即安祿山的軍隊)渡過黃河時,唐朝守軍疑惑安祿山是否真的已經投降(反悔)。 創作背景與感想: 這詩是唐玄宗晚年,國家正經歷安史之亂前的動蕩。白居易借此表達了對皇帝盲目信任、國家防務松弛的憂慮,同時也暗示了當時的復雜政治形勢。 評價: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歷史事件,表現力強。詩人借胡旋女的形象,寓言般地揭示當時的政治現象和矛盾沖突。這是白居易詩歌創作中善于用小事物反映大社會的特點之一。
查看完整“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 的上一句
下一句: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