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州夜泊 / 作者:范成大 |
萆山磽確強田疇,村落熙然粟豆秋。
翠竹江村非錦里,青溪夜月已渝州。
小樓高下依盤石,弱纜西東戰急流。
入峽初程風物異,布裙跣婦總垂瘤。
|
|
恭州夜泊解釋:
詩詞:《恭州夜泊》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萆山磽確強田疇,
村落熙然粟豆秋。
翠竹江村非錦里,
青溪夜月已渝州。
小樓高下依盤石,
弱纜西東戰急流。
入峽初程風物異,
布裙跣婦總垂瘤。
中文譯文:
在恭州夜晚泊船,
茂密的山坡和廣闊的田野,
鄉村繁忙,稻谷和豆子成熟。
翠綠的竹子環繞江村,與錦里不同,
清澈的溪水在夜晚的月光下流過渝州。
小樓依托在高高的山石上,
脆弱的繩索在急流中奮力拉扯。
進入峽谷,剛開始的旅程,風景與眾不同,
裹著布裙的婦女,赤腳而行,身上滿是瘤子。
詩意和賞析:
《恭州夜泊》是范成大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描繪了夜晚在恭州泊船的景象。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為主要描寫對象,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出江南水鄉的寧靜和美麗。
詩人首先描述了茂密的山坡和廣闊的田野,營造出豐收的秋天氛圍,鄉村熙熙攘攘,稻谷和豆子已經成熟。接著,詩人描繪了翠綠的竹子環繞的江村,與錦里(指繁華熱鬧的地方)不同,江村寧靜而美麗。在夜晚的月光下,清澈的溪水流經渝州,給人一種寧靜和寬廣的感覺。
詩中出現的小樓高下依托在山石上,弱纜在急流中奮力拉扯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在船上的體驗,同時也增加了詩意的層次感。進入峽谷之后,風景開始變得與眾不同,給人一種新鮮和異樣的感覺。
最后兩句描寫了一個裹著布裙、赤腳而行的婦女,身上布滿了瘤子。這一形象描寫突出了貧困和辛勞的生活狀態,與前面美麗的江南景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人們生活的艱辛。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為線索,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美麗和人們的生活狀態,既有寧靜和寬廣的一面,也有貧困和辛勞的一面,給人以深思。詩詞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境遇的觸動,以及對人們艱辛生活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