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東參政寄示會稽蓬萊閣詩軸,次韻寄題 / 作者:范成大 |
仙翁來佩玉符麟,綠發無霜照碧筠。
永夜闌干千嶂月,清風揮塵七州春。
塵埃不隔壺中境,功業猶關物外身。
鸞鶴莫驚兵衛峻,主人元是白云人。
|
|
浙東參政寄示會稽蓬萊閣詩軸,次韻寄題解釋:
詩詞:《浙東參政寄示會稽蓬萊閣詩軸,次韻寄題》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仙翁來佩玉符麟,
綠發無霜照碧筠。
永夜闌干千嶂月,
清風揮塵七州春。
塵埃不隔壺中境,
功業猶關物外身。
鸞鶴莫驚兵衛峻,
主人元是白云人。
中文譯文:
仙翁來佩戴著玉制的符咒和麟角,
綠發不見霜雪而照亮著碧色的竹子。
永夜之間,山巒間的月亮,
清風吹拂著七州大地的春天。
塵埃并不能隔斷這壺中的境界,
偉業仍與塵世之外的身體相連。
鸞鳳鳥兒不要驚動衛士的嚴峻,
因為主人本身就是居住在白云中的仙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寫給會稽蓬萊閣的寄信,表達了對仙人和仙境的向往,以及將自己的志向與追求與塵世分隔開來。詩中使用了許多仙境的意象,如仙翁、玉符、麟角、綠發等,營造了一種神秘而超凡的氛圍。
詩人以浙東參政的身份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達了對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對功業的追求。他認為塵埃并不能阻隔內心境界的追求,同時也將自己的追求與塵世間的功業相聯系。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身份和境遇,將主人比喻為居住在白云中的仙人,有一種超然世俗的意味。
整首詩詞以華麗的辭藻和豐富的意象描繪了仙境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超脫塵世、追求高尚境界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自我追求和理想主義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