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狗峽 / 作者:范成大 |
江紋圓復破,樹色昏還明。
連灘竹節稠,洶怒奔夷陵。
石磯鐵色頑,相望如奸朋。
踞岸意不佳,當流勢尤獰。
山回水若盡,但見青竛竮。
慘慘疑鬼寰,幽幽無人聲。
顛沛安危機,艱難古今情。
俯窺得目眩,卻立恐神驚。
白云冒巖扉,下維玉虛庭。
神仙坐閱世,應笑行人行。
|
|
白狗峽解釋:
詩詞:《白狗峽》
江紋圓復破,
樹色昏還明。
連灘竹節稠,
洶怒奔夷陵。
石磯鐵色頑,
相望如奸朋。
踞岸意不佳,
當流勢尤獰。
山回水若盡,
但見青竛竮。
慘慘疑鬼寰,
幽幽無人聲。
顛沛安危機,
艱難古今情。
俯窺得目眩,
卻立恐神驚。
白云冒巖扉,
下維玉虛庭。
神仙坐閱世,
應笑行人行。
中文譯文:
江水波紋彎曲破碎,
樹木的顏色昏暗又明亮。
河灘上竹節茂密,
洶涌怒吼向奇陵奔去。
石磯堅硬如鐵,
遙望之間像奸詐的朋友。
岸邊的形勢不佳,
急流的勢頭尤為兇猛。
山勢回轉,水勢似乎枯竭,
只見青山倒映其中。
陰森恐怖仿佛鬼域,
幽寂無人聲。
顛沛流離中的安危機遇,
艱難困苦貫穿古今情境。
俯視下去令眼花繚亂,
卻站立不穩恐怕驚魂。
白云從山巖間冒出,
下方是玉虛庭院。
神仙們坐在那里觀世界,
應當嘲笑行人的行徑。
詩意和賞析:
《白狗峽》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然景色描繪出一幅蒼涼而壯麗的山水畫面,同時融入了一些哲理和思考。
詩中通過描繪江水的波紋、樹木的顏色和河灘上茂密的竹節,生動地表現了大自然的景象。作者運用了形容詞和動詞的對比,營造出明亮與昏暗、奔流與靜止的對比,突出了自然界的變幻和多樣性。
詩中的石磯和奸朋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作者認為有些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友好,但內心卻可能存有不良的動機。這種奸詐之情與自然景色的對比,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對比效果。
詩中的山水景觀逐漸轉化為一種幽寂和詭譎的氛圍。作者運用了慘慘疑鬼寰、幽幽無人聲等形容詞來描繪,給人一種恐怖和神秘的感受。
最后幾句詩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世界的觀察。詩人認為人生充滿了顛沛流離的安危,艱難的處境在古今中都是存在的。俯視世界會讓人眩暈,站立在這個世界上也可能會感到恐懼。而神仙們則坐在云端之上,超然物外,對人世間的紛擾保持著一種嘲笑和輕蔑的態度。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考。同時,詩人也在表達對人生境遇和世界的觀察,暗示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力,以及對超越塵世的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嘲諷。
該詩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展示了范成大獨特的藝術表達和對人生哲理的思索。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