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公墓 / 作者:范成大 |
本意治功徙木,何心黨禍揚塵。
報讎豈教行劫,作俑翻成害仁。
|
|
荊公墓解釋:
詩詞:《荊公墓》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中文譯文:
本意治功徙木,
何心黨禍揚塵。
報讎豈教行劫,
作俑翻成害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荊公墓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社會風(fēng)氣的不滿。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政治腐敗和人心不古的強烈譴責(zé)。
賞析:
《荊公墓》是范成大的一首七絕詩,通過描繪荊公墓的情景,抒發(fā)了作者對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象的痛心和憤慨之情。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權(quán)力腐敗和道德淪喪的深刻反思。
首句"本意治功徙木",意思是原本的用心是治理國家、建功立業(yè),但現(xiàn)在卻只能被遷移到墓地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當(dāng)時社會政治腐敗的不滿,暗示了得意功成的人最終卻陷入了無盡的虛無和消逝。
第二句"何心黨禍揚塵",表達了作者對當(dāng)時政治黨派爭斗所帶來的禍害的憤怒。"黨禍揚塵"形象地描繪了政治斗爭的激烈和危害,使得社會風(fēng)氣沉浸在矛盾和紛爭中。
第三句"報讎豈教行劫",意味著為了報仇而采取行劫的行動,批評了以暴力手段對待復(fù)仇的行為。作者認(rèn)為,對于社會問題和個人冤仇,應(yīng)該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而不是通過暴力來報復(fù)。
最后一句"作俑翻成害仁",暗示了那些原本是為了正義而行動的人最終變成了傷害他人的惡人。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社會道德淪喪的深刻憂慮和對于人性的失望。
總之,范成大通過《荊公墓》這首詩,以犀利而深刻的語言批判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表達了對于道德淪喪和社會腐敗現(xiàn)象的強烈譴責(zé),同時也呼吁人們要以善良和正義的態(tài)度對待社會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