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石嶺 / 作者:范成大 |
晨光掛高嶺,晴色媚遠客。
哀湍吼叢薄,宿霧裊絕壁。
露重薊花紫,風來蓬背白。
迷涂樸渥跳,飲澗于菟跡。
層巔多折木,迮磴有飛石。
不知山幾重,杳杳入叢碧?
|
|
千石嶺解釋:
《千石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范成大。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晨光掛高嶺,
清晨的陽光灑在高嶺上,
晴色媚遠客。
晴朗的天空迎接著遠方的旅人。
哀湍吼叢薄,
湍急的河水在叢林中咆哮,
宿霧裊絕壁。
夜晚的霧氣繚繞在陡峭的山壁間。
露重薊花紫,
露水沉重地滴在紫色的薊花上,
風來蓬背白。
微風吹來,使蓬草的背面變得白色。
迷涂樸渥跳,
迷茫的涂地上,樸實的漁民跳躍,
飲澗于菟跡。
他們在山澗中飲水,留下了痕跡。
層巔多折木,
山巔上有層層疊疊的折斷的樹木,
迮磴有飛石。
山路陡峭,有飛石滾落的危險。
不知山幾重,
不知道這座山有多少重疊的峰巒,
杳杳入叢碧。
它們隱隱約約地消失在茂密的綠色中。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清晨的陽光照在高嶺上,給人以明亮、清新的感覺。湍急的河水在叢林中咆哮,給人以壯麗、激烈的感覺。夜晚的霧氣彌漫在陡峭的山壁間,給人以神秘、迷離的感覺。詩中還描繪了漁民在迷茫的涂地上跳躍,表達了對樸實生活的贊美。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力量,體味到生活的真實與純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