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樓夜坐 / 作者:范成大 |
抗塵懷抱若為寬?繞屋蛙聲亦在官。
巖桂無香秋逐晚,江鱸有約歲將寒。
文書散亂嘲癡絕,燈火凄清語夜闌。
病倦百骸非復我,但思禪板與蒲團。
|
|
西樓夜坐解釋:
詩詞:《西樓夜坐》
抗塵懷抱若為寬?
繞屋蛙聲亦在官。
巖桂無香秋逐晚,
江鱸有約歲將寒。
文書散亂嘲癡絕,
燈火凄清語夜闌。
病倦百骸非復我,
但思禪板與蒲團。
中文譯文:
在西樓夜坐,抱懷對抗塵埃又何如寬廣?
屋周繞著蛙鳴聲,仿佛它們也是官吏。
巖上的桂花無香氣,秋天逐漸深沉;
江中的鱸魚約定,歲月將至寒冷。
文書散亂,嘲笑愚昧絕塵;
燈火幽寂,夜晚的語言消失。
病倦使身體不再屬于我,
只是思念禪宗的木板和蒲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在西樓夜坐時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第一句“抗塵懷抱若為寬?”表達了作者對于逃避塵世紛擾、追求寧靜與寬廣的愿望。他思考著是否通過心靈的抗拒可以使內心得到寬解。
第二句“繞屋蛙聲亦在官”通過描繪屋外蛙鳴聲,暗示了塵世紛擾的存在,即使在官宦人家也無法避免。
接下來的兩句“巖桂無香秋逐晚,江鱸有約歲將寒”用秋天的景象描繪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凋零。巖上的桂花沒有香氣,暗喻美好的事物逐漸消逝;江中的鱸魚宣告著寒冷的到來,暗示歲月的衰老。
第五句“文書散亂嘲癡絕”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的嘲諷和對愚昧行為的不屑,認為這種嘲諷愚昧的行為已經逃離了塵埃。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疾病和疲倦的感受。燈火凄清,夜晚的語言消失,表現出作者身處孤寂和疲倦的狀態。
最后兩句“病倦百骸非復我,但思禪板與蒲團”表達了作者病倦之際對禪宗的思念和渴望。他感嘆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再屬于自己,但他仍然思念著可以使內心平靜的禪宗修行。
整首詩通過對塵世紛擾、歲月流轉和個體疲倦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與內心凈土的向往,以及對禪宗修行的思念。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對比的手法,以及深情內省的語言,展示了范成大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哲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