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詠瘦悴 / 作者:范成大 |
皮下多無肉,秋來瘦不禁。
骨棱春焙銙,筋蹙海山沉。
蟣虱從何有,蚊蠅枉見侵。
惟余老筇杖,相伴兩虛心。
|
|
自詠瘦悴解釋:
詩詞:《自詠瘦悴》
皮下多無肉,秋來瘦不禁。
骨棱春焙銙,筋蹙海山沉。
蟣虱從何有,蚊蠅枉見侵。
惟余老筇杖,相伴兩虛心。
中文譯文:
皮膚下多無肉,秋天來了瘦得無法忍受。
骨頭棱角顯露于春日的陽光下,筋骨緊縮如海山沉重。
蟣虱從何而來,蚊蠅白白侵擾。
只有我這老筇杖,做伴兩個虛空的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范成大創(chuàng)作的作品。詩人以自身的瘦悴形象為切入點,表達了自己心境的哀怨和孤獨。
詩中描述了詩人的身體狀況,說自己皮下幾乎沒有多余的脂肪,秋天一到就變得瘦弱得難以忍受。形容了骨頭的棱角在春日的陽光下顯露出來,筋骨緊縮得像海山沉重。這些描寫通過表現詩人的身體狀態(tài),傳達了他的瘦弱和衰老之感。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借蟣虱和蚊蠅的形象,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被忽視的感受。詩中問蟣虱從何而來,蚊蠅為何白白侵擾,這是在表達詩人內心深處的疑問和不滿,暗示了他在社會中被人忽視和遺忘的感受。
最后兩句以“老筇杖”作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空虛。老筇杖是一種年代久遠的竹杖,它是詩人唯一的伴侶,象征著他的孤獨和無依無靠。兩個“虛心”則表明了詩人內心的空虛和無所依靠的狀態(tài)。
整首詩以自詠的方式,借詩人自身的瘦悴形象,抒發(fā)了他內心的哀怨、孤獨和無奈之情。通過對身體狀態(tài)、社會環(huán)境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心境展現出來,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