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入湖南醴陵界 / 作者:范成大 |
崖樹陰陰夾暝途,出山歡喜見平蕪。
一春客夢飽風雨,行盡江南聞鷓鴣。
|
|
初入湖南醴陵界解釋:
詩詞:《初入湖南醴陵界》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崖樹陰陰夾暝途,
出山歡喜見平蕪。
一春客夢飽風雨,
行盡江南聞鷓鴣。
中文譯文:
山崖上的樹陰陰暗暗地夾在暮色中,
走出山區,欣喜地看到遼闊平坦的田野。
整個春天,作為客人,夢中飽嘗了風雨的滋味,
行走至江南盡頭,聽到了鷓鴣的鳴叫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初次來到湖南醴陵的景象和感受。詩人范成大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了他對湖南大地的獨特感受。
首先,詩人描述了山崖上樹木的陰暗,夾雜著暮色的景象,這給人一種壓抑和神秘的感覺。然后,詩人離開山區,看到了遼闊平坦的田野,心生喜悅。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離開了險峻的山崖,進入了開闊的湖南平原,感受到了寬廣和自由的氣息。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在湖南度過了一個春天,并形容自己是作為客人的身份飽嘗了風雨的滋味。這里的風雨可以理解為經歷了艱辛和困苦,但也是詩人成長和體驗生活的過程。最后,詩人行至江南盡頭,聽到了鷓鴣的鳴叫聲。鷓鴣是一種常見的鳥類,它的鳴叫聲常常被用來描繪寧靜和和諧的氛圍。詩人通過聽到鷓鴣的鳴叫聲,表達了對江南地區寧靜美好的向往和喜悅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自己的感受,展現了詩人初次來到湖南醴陵的喜悅和感慨。同時,詩人也借此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經歷的思考,傳達了一種對美好生活和寧靜境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