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佛閣晚望,雪山數(shù)十峰如爛銀,晁耀暑光中 / 作者:范成大 |
壘塊蒼然是九州,大千起滅更悠悠。
雪興正照天西角,日影長浮雨上頭。
峰頂何曾知六月,塵間想已別三秋。
佛毫似欲留人住,橫野金橋晚未收。
|
|
請佛閣晚望,雪山數(shù)十峰如爛銀,晁耀暑光中解釋: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創(chuàng)作的《請佛閣晚望,雪山數(shù)十峰如爛銀,晁耀暑光中》。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壘塊蒼然是九州,
大千起滅更悠悠。
雪興正照天西角,
日影長浮雨上頭。
峰頂何曾知六月,
塵間想已別三秋。
佛毫似欲留人住,
橫野金橋晚未收。
詩意:
這首詩以觀賞雪山為主題,通過描繪雪山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中展示了雪山的輝煌美景,以及時間的無常和人生的短暫。同時,詩人還融入了佛教的意象,表達了對佛法的崇敬和渴望。
賞析:
該詩以范成大擅長的山水描寫為基礎,通過對雪山景色的描繪,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無垠。首兩句“壘塊蒼然是九州,大千起滅更悠悠”,表達了大千世界的廣袤和無邊無際的宇宙意象。接下來的兩句“雪興正照天西角,日影長浮雨上頭”,生動地描繪了雪山在夕陽的映照下,宛如銀色的光輝,與天空和雨云相互交織,形成壯麗的景象。
詩的后半部分突出了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短暫。詩中提到“峰頂何曾知六月,塵間想已別三秋”,表達了對時間的感慨,峰頂?shù)难┥剿坪鯖]有察覺到六月的來臨,而人間的塵世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三個秋天。這種對光陰之短暫的思考,進一步凸顯了人生的脆弱和無常。
最后兩句“佛毫似欲留人住,橫野金橋晚未收”,則表達了作者對佛法的向往和追尋。佛毫是指佛陀的頭發(fā),暗示著佛陀的存在和佛法的普世意義。詩人希望佛法能夠讓人們安住于此,不離開這壯麗的景色和內心的凈土。橫野金橋是蕃僧的別稱,晚未收指的是晚鐘尚未敲響,暗示著宗教的氛圍和儀式的未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雪山景色的描繪,融入了時間的流轉和佛教的意象,展示了范成大獨特的山水詩風和對自然、宇宙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