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羹 / 作者:范成大 |
氈芋凝酥敵少城,土薯割玉勝南京。
合和二物歸藜糝,新法儂家骨董羹。
|
|
素羹解釋:
詩詞:《素羹》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氈芋凝酥敵少城,
土薯割玉勝南京。
合和二物歸藜糝,
新法儂家骨董羹。
中文譯文:
茸氈芋凝結成酥,與少城相抗衡。
土薯切割如玉瓜,勝過南京美食。
將兩種食材混合為藜糝,運用新的烹飪方法,展現家中的珍品美味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作品,描述了一道名為《素羹》的美食。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描繪了這道美味羹的制作過程和獨特之處。
首先,詩中提到的“氈芋”和“土薯”是指兩種不同的食材。茸氈芋是一種植物塊莖,而土薯則是指馬鈴薯。范成大將這兩種食材融合在一起,通過創新的烹飪方法,制作出了一種獨特的羹湯。
詩中提到的“敵少城”和“南京”是對這道羹的評價。作者以土薯割玉的比喻形容其質地如玉瓜一般細膩,超越了南京的美食之稱。這種羹湯的制作技巧使得羹的口感酥糯,令人食欲大增。
最后兩句“合和二物歸藜糝,新法儂家骨董羹”,揭示了這道羹的制作方法和特點。將氈芋和土薯合而為一,制成藜糝,展現了創新的烹飪手法。而“儂家骨董羹”則表達了這道羹的珍貴和獨特之處,它是家中的珍品,令人贊嘆不已。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這道美味羹的形象,通過對食材、制作過程和口感的描繪,展示了范成大對美食的熱愛和對烹飪技巧的探索。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表現了宋代文人對美食的追求和對創新的推崇,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