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東寺 / 作者:范成大 |
一聲黃鵠夜深歸,棲雀驚鳴觸殿扉。
北斗半垂樓閣外,風旛渾欲上云飛。
|
|
宿東寺解釋:
詩詞:《宿東寺》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中文譯文:
夜深黃鵠歸巢鳴,
棲雀驚擾觸殿扉。
北斗懸垂樓閣外,
風旗欲升云中飛。
詩意和賞析:
《宿東寺》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所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歸巢的黃鵠和被驚擾的棲雀,以及樓閣上方北斗的懸掛和風旗欲升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宿東寺夜晚寧靜和自然景觀的贊美。
詩中的黃鵠象征著高潔和純正,歸巢的黃鵠表明夜晚的平靜和安寧。棲雀的驚擾則顯示了一種突然的動蕩和干擾,打破了原本寧靜的氛圍。這種對比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夜晚的靜謐與突發(fā)的變故之間的對比。
詩中提到的北斗半垂在樓閣外,暗示了宿東寺所處的地方高處,有可能是山上的廟宇。北斗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重要的星宿,它的懸掛象征著天空的高遠和神圣。風旗欲升云中飛的描寫,則進一步強調了宏大的氛圍和高聳的境界。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xiàn)了宿東寺夜晚的恢宏和肅穆。作者通過對黃鵠、棲雀、北斗和風旗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神奇的境界,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宇宙的莊嚴。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宿東寺的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