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作者:范成大 |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
踰年不與廟祭,敢云孝子慈孫。
|
|
夏至解釋:
詩詞:《夏至》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石鼎聲中朝暮,
紙窗影下寒溫。
踰年不與廟祭,
敢云孝子慈孫。
中文譯文:
石鼎的聲音在朝暮之間響起,
紙窗的影子下感受到冷與暖。
跨過了一年不與廟堂祭祀,
敢稱自己是孝子和慈孫。
詩意和賞析:
《夏至》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描繪石鼎聲和紙窗影,表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溫度的變化。石鼎聲中的朝暮意味著一天的開始和結束,而紙窗影下的寒溫則象征著季節的變化。
詩人在詩中提到自己跨過了一年不與廟堂祭祀的行為,表達了他不愿按照傳統的方式去追隨祖先的思想。他敢稱自己是孝子和慈孫,暗示著他對家族傳統和禮儀的質疑和反思。這種對傳統的思考和挑戰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思想風潮。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折射出了范成大對于個人信仰和傳統觀念的思考。通過對時間、溫度和廟堂祭祀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于個人自由和獨立思考的追求。這種對傳統的反思和思想的自由表達是宋代文學中常見的主題之一,也體現了范成大作為一位文學家的獨立精神和思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