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刈麥行 / 作者:范成大 |
梅花開時我種麥,桃李花飛麥叢碧。
多病經旬不出門,東陂已作黃云色。
腰鐮刈熟趁晴歸,明朝雨來麥沾泥。
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麥。
|
|
刈麥行解釋:
詩詞《刈麥行》是宋代詩人范成大所作,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梅花開時我種麥,
桃李花飛麥叢碧。
多病經旬不出門,
東陂已作黃云色。
腰鐮刈熟趁晴歸,
明朝雨來麥沾泥。
犁田待雨插晚稻,
朝出移秧夜食麥。
詩意:
這首詩以農民的勞作為主題,描繪了一個農民在農忙的季節里的忙碌生活。詩人通過描寫種植麥子、收割麥子以及田間的農活,展現了農民辛勤勞作的場景。詩中還融入了自然景觀的描繪,如梅花盛開、桃李花飛和黃云色的東陂,使詩歌更加生動。
賞析:
《刈麥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與自然的緊密聯系。詩人運用具象的描寫手法,通過描繪農民的實際生活場景,表達了對農民勞動的贊美和對大自然的感悟。
詩中的梅花開放和桃李花飛,呈現了春季的景象,同時也象征著豐收的希望和農忙的開始。東陂的黃云色則暗示著雨季的來臨,給農民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詩人描寫了農民使用腰鐮收割成熟的麥子,趁著晴天歸家,但隨后的雨水卻使麥子變得泥濘。這種描寫反映了農民在農忙時刻的辛苦和不易。
詩的結尾描述了農民在等待雨水來臨時耕種晚稻,并在早晨出門移秧,晚上則用麥子作為食物。這種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生活,體現了農民對于自然的依賴和對于豐收的期盼。
整首詩以平實樸素的語言展示了農民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表達了對農民勞動的敬佩和對于自然的熱愛。通過描寫農忙的場景,詩人傳遞了勤勞、堅韌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同時也呈現了農民與自然的緊密聯系和相互依存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