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中夜坐 / 作者:范成大 |
村巷秋舂遠,禪房夕磬深。
饑蚊常繞鬢,暗鼠忽鳴琴。
薄薄寒相中,棱棱瘦不禁。
時成洛下詠,卻似越人吟。
|
|
病中夜坐解釋:
詩詞:《病中夜坐》
村巷秋舂遠,
禪房夕磬深。
饑蚊常繞鬢,
暗鼠忽鳴琴。
薄薄寒相中,
棱棱瘦不禁。
時成洛下詠,
卻似越人吟。
中文譯文:
遠離村巷的秋天,
夜晚禪房的磬聲深遠。
饑餓的蚊蟲常在我鬢邊飛舞,
暗暗的老鼠突然鳴響琴弦。
薄薄的寒意彌漫其中,
瘦弱的身軀難以忍受。
在洛陽的時候詠唱,
卻像是越地的人在吟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所作,題目為《病中夜坐》。詩人以病中夜晚的靜坐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場景。
詩中描述了村巷的秋天景色,遠離塵囂的地方。夜晚的禪房里,磬聲回蕩,寂靜而深遠,給人一種沉思和超脫塵俗的感覺。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詩人的病痛和困苦。饑餓的蚊蟲不斷圍繞在他的鬢邊,暗暗的老鼠又突然鳴響琴弦,這些細微而痛苦的感受進一步強調了他身體的虛弱和孤寂。
詩人用"薄薄寒相中,棱棱瘦不禁"這兩句表達了自己病中的狀況,身體的消瘦和無法忍受的寒冷。他的身體狀況與洛陽的時光形成了對比,洛陽是一個繁華的地方,而此刻的他卻如同越地的人在吟唱,透露出一種無奈和遺憾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病中的凄涼和孤寂,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虛無的感慨。詩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襯,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