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木犀 / 作者:范成大 |
秋半秋香花信遲,攀枝擘葉看織微。
昨朝尚作茶槍瘦,今雨催成粟粒肥。
|
|
探木犀解釋:
詩詞:《探木犀》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秋半秋香花信遲,
攀枝擘葉看織微。
昨朝尚作茶槍瘦,
今雨催成粟粒肥。
中文譯文:
秋天中旬,木犀花的香氣緩緩飄來,
攀折樹枝,撥開木犀葉,細細觀賞。
昨天還像茶槍那樣苗條,
今天的雨水催使它們飽滿如粟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木犀花為主題,表達了秋天的變化和花朵的生長過程。詩人通過對木犀花的觀察和描繪,表現了秋天的美麗和花朵的成長之美。
在第一句中,詩人說秋天的香氣來得稍晚,意味著秋天的變化逐漸展現。木犀花的香氣在秋天中旬才開始彌漫,給人一種淡雅的感受。
第二句中,詩人用攀折樹枝、撥開木犀葉來觀賞花朵,形容他對花朵的細致關注。這種細膩的表達方式讓人感受到詩人對美的敏感和熱愛。
第三、四句描述了木犀花在雨水滋潤下的成長變化。詩人將昨天的茶槍(指細長的茶葉)與今天的粟粒(指飽滿詩詞:《探木犀》
秋半秋香花信遲,
攀枝擘葉看織微。
昨朝尚作茶槍瘦,
今雨催成粟粒肥。
中文譯文:
秋天過了一半,木犀花的香氣才慢慢傳來,
攀折樹枝,掰開葉子,細細觀察花的開放。
昨天的樹枝還像瘦弱的茶槍,
如今的雨水催促它們長得飽滿。
詩意和賞析:
《探木犀》是宋代詩人范成大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木犀花為主題,通過對花朵的觀察,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和對自然變化的領悟。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秋天過了一半時,木犀花的香氣才開始緩緩散發出來。這里使用了“秋半秋香”這樣的修辭手法,通過反復的秋字,表達了秋天的深沉和細膩。作者攀折樹枝,掰開葉子,細細觀察花朵的細微之處,展示了他對自然的用心和細致。這種細膩的觀察與描寫,傳遞出一種對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詩,通過對比昨天和今天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機。昨天的樹枝還像瘦弱的茶槍,意味著秋天初時花朵稀少。而今天的雨水催促著花朵的生長,使它們變得飽滿,如同粟粒一般肥沃。這里通過對比昨天和今天的變化,表達了秋天的豐收和生機盎然的景象。
整首詩通過對木犀花的描繪,展示了秋天的美麗和變化。作者以細膩的觀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傳遞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秋天豐收的喜悅之情。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簡練,給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覺,使人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和自然的奇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