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廬 / 作者:范成大 |
濕云垂野淡疏林,十日山行九日陰。
梅子弄黃應要雨,不知客路已泥深。
|
|
桐廬解釋:
詩詞:《桐廬》
濕云垂野淡疏林,
十日山行九日陰。
梅子弄黃應要雨,
不知客路已泥深。
中文譯文:
雨濕的云垂掛在田野上,稀疏的樹林蒼白而模糊。
連續十天的山行,九天都是陰天。
梅子變黃預示著即將下雨,
不知道作客的路已經變得泥濘而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桐廬》是宋代詩人范成大所作,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氣候變化,以及旅行中的困境,表達了一種無奈和不安的情緒。
詩中描繪了濕云垂掛在田野上,樹林蒼白稀疏的景象,給人一種淡雅而凄涼的感覺。接著,詩人描述了連續十天的山行,九天都是陰天,暗示了旅行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天氣變化的觀察和對旅行路途的無知。梅子變黃往往是下雨的預兆,但詩人并不知道客路已經變得泥濘而深,意味著他無法預料旅途的艱辛和困境。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氣候變化的描繪,以及旅行中的困境,抒發了詩人的無奈和不安之情。它展現了人在旅途中面對自然力量和未知情況時的無助感,同時也反映了對旅行經歷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