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現溪 / 作者:范成大 |
粲粲罨畫沙,鱗鱗麴塵水。
朝陽相發揮,光景艷孔翠。
寧聞雙溪號,但見縠紋細。
神魚不謀食,終日印潭底。
躍珠本具眼,聊共阿師戲。
收藏更傳寶,一笑落第二。
|
|
寶現溪解釋:
詩詞:《寶現溪》
粲粲罨畫沙,
鱗鱗麴塵水。
朝陽相發揮,
光景艷孔翠。
寧聞雙溪號,
但見縠紋細。
神魚不謀食,
終日印潭底。
躍珠本具眼,
聊共阿師戲。
收藏更傳寶,
一笑落第二。
中文譯文:
燦爛明亮的畫沙,
鱗鱗的麴塵水。
旭日相互輝映,
光景美麗如孔雀羽毛。
寧愿不聽到雙溪的喧囂聲,
只看到細微的漣漪。
神魚不謀求食物,
整日潛藏在潭底。
躍起的珍珠本有雙眼,
與阿師一起嬉戲。
收藏的寶物更為珍貴,
一笑之間卻失去了第二名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寶現溪》。詩中以寶現溪為背景,描繪了一幅清新而美麗的景象。
首兩句描述了明亮的畫沙和麴塵水,通過形容詞"粲粲"和"鱗鱗",展現出水面的明亮和波紋的細膩。接下來的兩句以"朝陽"和"光景艷孔翠"表達了旭日冉冉升起時的壯麗景色,將自然的美與寶現溪的景致相結合。
下半部分的前兩句寫出了詩人對寶現溪的偏愛,寧愿不去聽溪水的聲音,只觀賞細微的紋理,展示了詩人對寶現溪的細致觀察和追求細節之美的態度。接著,描繪了潭底的神魚不謀求食物,象征了它們對于寶現溪這個美好環境的珍愛,且不受外界物質誘惑的純真態度。
最后兩句以"躍珠"和"阿師"為象征,表達了寶物的珍貴和與阿師的互動,傳遞了詩人對于寶物的珍藏和珍視之情。最后一句以"一笑落第二"的形象描述了對于珍貴事物的追求和對名次的不重視,強調了寶物的珍貴遠勝過名次。整首詩以寶現溪為背景,通過景物描寫和象征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珍貴事物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