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嚴(yán)寺 / 作者:范成大 |
眾峰攢壁立,中有路一線。
攀援白云梯,食頃已天半。
我本紫芝曲,誤落青芻棧。
向來脫新羈,恍已還舊觀。
花煙辭少城,暑雪對大面。
來從太白西,更走三峨偏。
風(fēng)生兩腋輕,泉吼四山眩。
今晨第一程,莫嘆輿仆倦。
|
|
華嚴(yán)寺解釋:
詩詞:《華嚴(yán)寺》
眾峰攢壁立,中有路一線。
攀援白云梯,食頃已天半。
我本紫芝曲,誤落青芻棧。
向來脫新羈,恍已還舊觀。
花煙辭少城,暑雪對大面。
來從太白西,更走三峨偏。
風(fēng)生兩腋輕,泉吼四山眩。
今晨第一程,莫嘆輿仆倦。
中文譯文:
華嚴(yán)寺的眾多峰巒連綿,形成高聳的墻壁,其中只有一條細小的路線。
攀援著白云梯,很快就到了半天的高度。
我原本是紫芝仙草,卻誤落到了青草叢中。
一直以來擺脫束縛,仿佛已經(jīng)回到了過去的觀世界。
花煙散去了城市的喧囂,暑熱和雪相對立在廣袤的大地上。
從太白山的西面來,又進入了三峨山的偏僻之地。
微風(fēng)輕拂著雙腋,泉水在四周山間激蕩奔騰。
今天早晨是旅程的第一段,不要嘆息馬車和仆人的疲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chuàng)作的,以華嚴(yán)寺為題材,描述了一位游子的旅程和所見所感。
詩中描繪了華嚴(yán)寺周圍的山峰峻峭,如壁立千仞,其中僅有一條細線般的路通往目的地。作者攀援著白云梯,很快就到達了半山腰,展現(xiàn)了他勇往直前、不畏艱險的精神。
詩人自稱本是紫芝仙草,但卻誤落到了青草叢中,暗喻自己在塵世中的迷失和困惑。然而,他心中一直渴望擺脫束縛,回到過去熟悉的境界,恍若回到了舊時的觀世界。這表達了詩人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疏離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隨著描寫的轉(zhuǎn)換,詩中的景象由繁華的都市漸漸過渡到了自然山水之間。花煙散去了城市的喧囂,暑熱和雪成為了對立的元素,展現(xiàn)了自然界的變幻和對立。
詩人從太白山的西面來,繼續(xù)向著三峨山的偏僻之地前進,表現(xiàn)了他對于探索和冒險的精神。微風(fēng)拂過他的雙腋,泉水在山間奔騰,給人以清新和活力的感覺。
最后,詩人告誡讀者,在這個旅程的第一天,不要嘆息馬車和仆人的疲倦,暗示著在追求理想和探索未知的過程中,不應(yīng)懈怠和氣餒。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追求、自我超越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詩中的山水景色與詩人內(nèi)心的感悟相結(jié)合,展現(xiàn)了一種豁達、積極向上的情緒。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自我表白,喚起讀者對于追求夢想、超越自我的共鳴和思考。
這首詩詞具有濃郁的宋代文人風(fēng)格,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對景物的精細描繪,使整首詩充滿了畫面感和意境。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人生和理想的獨特見解,同時也可以從中汲取力量和啟示,堅定自己的追求和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