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十日南出見梅 / 作者:范成大 |
五斗留連首屢回,來尋南澗濯塵埃。
春風直恐淵明去,借與橫斜對菊開。
|
|
九月十日南出見梅解釋:
詩詞:《九月十日南出見梅》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五斗留連首屢回,
來尋南澗濯塵埃。
春風直恐淵明去,
借與橫斜對菊開。
中文譯文:
五斗車連續往返,一直走到南澗去洗去塵埃。
春風擔心淵明走了,
借它的力量和斜陽一起照亮菊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寫于宋代的作品,以描繪九月十日南下觀賞梅花為主題。
首先,五斗車是指古代的交通工具,它們來回往返,意味著詩人一直在南澗尋找美景,并希望能夠洗去塵埃,即凈化心靈。這里的南澗指的是一個地名,可能是詩人所在的地方或他向往的地方,暗喻了人們尋求美好的心情和境地。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春風的擔憂,擔心它會帶走淵明。淵明是指文學家王安石,他與范成大是好友,互相賞識。詩中的春風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變遷,而淵明則代表著友誼和才華。詩人擔心時間的推移會使得友誼疏遠,才華不再。這也折射出詩人對人事變遷的深刻思考和對友情的珍視。
最后,詩人借春風之力,與斜陽一同照亮菊花。菊花是秋天的象征,而斜陽則暗示著日落西山,意味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有限。詩人通過借用春風和斜陽的形象,表達了他對于人生的感悟和追求,即在有限的生命中展現自己的光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描繪秋天南下觀賞梅花的場景為背景,通過表達對友情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傳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光明的渴望。詩詞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事物的對比,以及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法,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