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充自黃山歸,索其道中詩,書一絕問之 / 作者:范成大 |
鳴騶如電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
常日錦囊猶有句,況從三十六峰來。
|
|
慶充自黃山歸,索其道中詩,書一絕問之解釋:
詩詞:《慶充自黃山歸,索其道中詩,書一絕問之》
鳴騶如電馬如雷,
知是婆娑醉尉回。
常日錦囊猶有句,
況從三十六峰來。
中文譯文:
慶充自黃山歸,尋找其中的詩句,在一首絕句中提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范成大創作的,描述了他自黃山歸來后,尋找道中詩句的情景,并以絕句形式提出問題。
首先,詩中用"鳴騶如電馬如雷"來描繪作者自己。"鳴騶"是指鳴動的戰馬,"如電"和"如雷"形容其神速和威力。這里是作者借喻自己的精神狀態,顯示他的豪情壯志和行動力。
接下來,詩中提到"知是婆娑醉尉回",意指作者深知自己是在婆娑的自然景色中,醉心于文學藝術的游歷。"婆娑"形容山水的優美和宜人,"醉尉回"則是指作者沉浸在藝術的世界中,忘卻了塵世的煩惱。
在第三句中,詩人提到自己平日里的"錦囊",意指他一直保存著珍貴的詩句和才情。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一直以來對文學的關注和熱愛,也暗示了他希望能夠從黃山歸來時,帶回更多珍貴的文學靈感。
最后一句"況從三十六峰來",指的是作者從黃山的三十六峰中歸來。黃山作為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擁有眾多雄奇險峻的山峰。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從黃山歸來時所帶來的豐富的體驗和靈感,也顯示了他對黃山的景色和文化的贊美。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黃山歸來后,尋找道中詩句的心境,表達了他對自然美的追求和對文學藝術的熱愛。通過描寫自己的精神狀態、表達對黃山自然景色的敬仰以及對文學才情的渴望,范成大展示了他作為一位文人的情懷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