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浯溪道中 / 作者:范成大 |
江流去不定,山石來無窮。
步步有勝處,水清石玲瓏。
安得扁舟系絕壁,臥聽漁童吹短笛。
弄水看山到月明,過盡行人不相識。
|
|
浯溪道中解釋:
詩詞:《浯溪道中》
江流去不定,山石來無窮。
步步有勝處,水清石玲瓏。
安得扁舟系絕壁,臥聽漁童吹短笛。
弄水看山到月明,過盡行人不相識。
中文譯文:
江水流淌去無定向,山石卻源源不斷來。
每一步都有勝利之處,水清澈,石頭玲瓏。
但愿能將小舟系在險峭的崖壁上,躺臥聽漁童吹奏短笛。
玩弄水中的倒映山景直至月明,路過的行人互不相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在宋代創作的作品,以浯溪道中為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舒適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江流和山石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自然的變化,而詩人步步有勝處,意味著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步都有機會獲得勝利和成就。水清澈、石頭玲瓏的描繪,展現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和精致。
詩中的"安得扁舟系絕壁,臥聽漁童吹短笛"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閑適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夠將小船系在險峭的崖壁上,靜靜地躺臥,傾聽漁童吹奏短笛的聲音。這種情景描繪了一種遠離塵囂的寧靜境界,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然和平靜的向往。
最后兩句"弄水看山到月明,過盡行人不相識"表達了詩人行走于山水之間,觀賞美景,與世無爭的心境。詩人通過觀賞水中倒映的山景,以及過往行人的疏離,強調了自己的獨立和超脫。這種超然的心態和對自然的贊美,體現了詩人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由的追求。它展現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內心境界的追求,給人以寧靜、舒適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