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夕大風雨 / 作者:范成大 |
河傾海立夜翻盆,不獨妨燈更損春。
凍澀笙簧猶可耐,滴皴梅頰勢須嗔。
|
|
元夕大風雨解釋:
詩詞:《元夕大風雨》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河傾海立夜翻盆,
不獨妨燈更損春。
凍澀笙簧猶可耐,
滴皴梅頰勢須嗔。
中文譯文:
大風雨傾瀉如河海,
夜晚里狂風吹倒了盆栽。
這不僅破壞了燈火,
也損害了春天的氣息。
寒冷的氣息讓笙簧發(fā)出刺耳的聲音,
滴水從梅花臉頰上墜落,
她的樣子似乎在責備這肆意的勢態(tài)。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夕之夜的大風雨,展示了自然界的狂暴和不可抗拒的力量。詩中的"河傾海立"形象地表達了雨水傾瀉的場景,給人以磅礴之感。風雨的猛烈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秩序,破壞了燈火,還給春天的氣息帶來了損失。
詩中"凍澀笙簧猶可耐"一句,用冷澀形容笙簧的聲音,表現了寒冷的氣候對樂器的影響,使其發(fā)出刺耳的聲音。"滴皴梅頰勢須嗔"一句,則通過描寫梅花臉頰上滴水的形象,傳達了梅花似乎在責備這肆意的風雨之勢。
整首詩以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風雨的狂暴和對人類生活的干擾,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詩中的意象生動,語言簡練,給人以強烈的感觸。同時,通過抒發(fā)對自然的感受,詩人也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以及人類對自然力量的無奈和敬畏。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凄涼,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象的獨特感悟和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