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東行送湯丞相帥紹興 / 作者:范成大 |
吳波鱗鱗越山紫,鎮東旌旆東風里。
前驅傳道相君來,一夜監湖春漲起。
監湖如監涵空明,相君出處如湖清。
十年勛業泰山重,五鼎富貴浮云輕。
人言公如裴相國,綠野堂高貯風月。
我獨愿公如子牟,身在江湖心魏闕。
浯溪有石高嵯峨,公方東征如此何!
丁寧湖水莫斷渡,早晚歸來絕江去。
|
|
鎮東行送湯丞相帥紹興解釋:
詩詞:《鎮東行送湯丞相帥紹興》
吳波鱗鱗越山紫,
鎮東旌旆東風里。
前驅傳道相君來,
一夜監湖春漲起。
監湖如監涵空明,
相君出處如湖清。
十年勛業泰山重,
五鼎富貴浮云輕。
人言公如裴相國,
綠野堂高貯風月。
我獨愿公如子牟,
身在江湖心魏闕。
浯溪有石高嵯峨,
公方東征如此何!
丁寧湖水莫斷渡,
早晚歸來絕江去。
中文譯文:
吳波泛起,像鱗鱗的紫色越過山嶺,
鎮東的旌旗在東風中飄揚。
前方驅車傳送道路和君主的到來,
一夜間監湖中的春水漲了起來。
湖泊宛如一面鏡子,湖水清澈明亮,
君主的來臨就像湖水一樣清澈。
十年的功業如泰山一般重大,
五鼎的富貴卻像浮云一樣輕飄飛逝。
人們稱贊君主像裴相國一樣有德行,
在綠野上的府邸高高存放著風和月光。
我獨自希望君主像子牟那樣,
身處江湖之中,心系魏闕(指帝王之心)。
浯溪有一塊高高的石頭,
君主正如東征一樣威武雄壯!
丁寧湖水不要斷絕渡船,
早晚歸來,絕江而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寫給湯丞相帥紹興的送別之作。詩中以豐富的意象描繪了君主的威武形象和偉大事業的成就,表達了對君主的敬佩和祝福。
詩的開篇描繪了吳波鱗鱗越過紫色的山嶺,寓意著君主的威嚴和統治力量。旌旗在東風中飄揚,象征著君主的征程即將開始。
接著詩人描述了君主的來臨給湖泊帶來的變化,湖水漲起來,展現了君主帶來的春天和希望。監湖如同一面明亮的鏡子,映照出君主的清廉和高尚品質。
詩人通過對君主的贊美,表達了君主十年來的勛業之重以及富貴之輕。君主被人們譽為裴相國一樣的德行高尚,而他的府邸則高高存放著風和月光,顯示出君主的崇高地位和優雅品味。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展現了對君主的個人希望和忠誠。他希望君主像子牟一樣,即使身處江湖之中,仍然保持著對國家的忠心和對帝王之心的思考。
最后兩句以浯溪的高嵯峨石頭來比喻君主的威武形象,君主東征的壯麗景象令人欽佩。詩人告誡不要斷絕丁寧湖水的渡船,希望君主早晚能夠歸來,繼續他的征程。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比喻手法,以及對君主的贊美和祝福,展示了君主的威嚴和才干,以及詩人對君主的崇敬和忠誠之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君主事業的期望和對君主歸來的盼望。
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被視為一篇送別之作,展現了當時文人士大夫對君主的忠誠與贊美,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于君主的期待和希望。它具有優美的語言和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表現了作者對君主的深厚情感和對國家繁榮富強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