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席上作) / 作者:范成大 |
樓觀青紅倚快晴。
驚看陸地涌蓬瀛。
南園花影笙歌地,東嶺松風鼓角聲。
山繞水,水縈城。
柳邊沙外古今情。
坐中更有揮毫客,一段風流畫不成。
|
|
鷓鴣天(席上作)解釋:
《鷓鴣天(席上作)》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范成大。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樓觀青紅倚快晴。
驚看陸地涌蓬瀛。
南園花影笙歌地,
東嶺松風鼓角聲。
山繞水,水縈城。
柳邊沙外古今情。
坐中更有揮毫客,
一段風流畫不成。
詩意和賞析:
《鷓鴣天(席上作)》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景色,并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和人生的感慨。
詩的開篇寫道:“樓觀青紅倚快晴”,樓閣座落在明媚的晴天之中,青色和紅色的建筑映襯在快樂的陽光下。這一描繪展示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歡樂的氛圍。
接下來的句子“驚看陸地涌蓬瀛”,描繪了大地涌動出浩渺的海洋。這句以借景抒情的手法,將陸地與海洋相對應,強調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幻無常。
下一句“南園花影笙歌地”,表現了南園花園中的花影搖曳和笙歌歡樂的場景。這里展示了春天的景象,描繪了花園中繁花似錦、歡聲笑語的情景。
緊接著的“東嶺松風鼓角聲”,描述了東嶺上松樹被微風吹拂的聲音和鼓角聲。這一描寫展現了山林的寧靜與悠遠,給人一種清新宜人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山繞水,水縈城。柳邊沙外古今情。”描繪了山環水繞、水圍城的美景,同時也表達了歷史的沉淀和人文的情感。這里通過山水城市的描寫,展示了古今交融、自然與人文相互交融的景象。
最后兩句“坐中更有揮毫客,一段風流畫不成”,表達了詩人在這美景中的愉悅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藝術創作的無奈之感。揮毫客指的是有才華的文人,詩人表示自己雖然坐在這樣美好的環境中,但卻無法創作出一幅真正優美的畫作,表達了對藝術創作的追求和不盡如人意的心情。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山水人文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思考。詩意清新明快,意境優美,給人以寧靜愉悅之感,同時也體現了詩人的藝術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
|
|